视频专区
 
相关链接
联系协会
中国棒球协会
电话及地址:
总机:010-86398373
传真:010-53972269
办公地址:北京市石景
山区阜石路159号首钢
体育大厦
通信地址:北京市东城
区体育馆路2号
电子邮箱:cba@sport.org.cn
官网地址:baseball.sport.org.cn
官方微信号:
中国棒球ChineseBaseball 中国棒球官方微信号
首页 >> 信息栏
专家纵论奥运社会责任 如何保持奥运永恒活力?
2008-01-21 09:21
0
[字体: ]

  中新社北京一月二十日电(记者 沈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二百天之际,“奥运社会责任”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十余位奥运研究专家及奥运冠军就奥运社会责任的定义、内涵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今天的奥运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竞技体育大会,奥运会逐渐成为解决全球问题的独特通道,“奥运政治化”、“奥运经济化”等现象相继出现。

  在奥林匹克组织的参与下,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得到显著改善。鉴于此,作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的国家电网公司首度提出了“奥运社会责任”理念,希望借助奥运品牌更好地推动社会责任的全球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对外联络部副主任姚立新介绍说,社会责任历来是各国关注的重点,为全球所积极推进。然而,社会责任很难在国际间达成共识,借助奥运这一平台有可能形成统一的共识,更有力地推动全球社会责任运动的开展。在他看来,“奥运社会责任”理念至少应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推动奥运社会责任,丰富和完善奥林匹克内涵,保持“奥运品牌”的永恒活力;二是发扬、推行奥林匹克运动本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借助奥运平台来推进社会运动的全球发展。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胥和平等十多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奥运社会责任”进行了阐释和分析。奥运会冠军马燕红则从运动员的角度谈了对于奥运社会责任的理解和体会。

 
关于华奥星空 - 隐私保护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0105094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08号
本网站由华奥星空(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制作及技术支持
客服及报障电话:4008102008 客服及报障邮箱:operationcenter@sport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