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专区
 
相关链接
联系协会
中国棒球协会
电话及地址:
总机:010-86398373
传真:010-59941879
办公地址:北京市石景
山区阜石路88号首钢
体育大厦
电子邮箱:cba@sport.org.cn
官网地址:baseball.sport.org.cn
官方微信号:
中国棒球ChineseBaseball 中国棒球官方微信号
首页 >> 官方公告
规则切忌一知半解
2004-07-06 09:15
0
[字体: ]
  6月27日,中国棒球联赛常规赛最后一轮北京猛虎与天津雄狮战至第五局,北京队江晓宇自三垒冲进本垒,球先于人到达本垒,天津队接手任民接球后动作稍退,江晓宇铲入任民两腿之间的本垒,随即任民触击江晓宇腿部……裁判判安全进垒并得分。为此,观众哗然,天津队也因此不满,骚乱即发。
    一媒体记者指着手中的相机说:“裁判误判了,我这里有证据———球先到,人后入本垒,应判封杀出局。”记者也为此纳闷,果真是裁判错了吗?随即请教有关权威,回答是:“此球不是封杀局面,而是触杀局面。判断进攻队员是否出局,不是以球是否先进本垒为依据,而是以防守队员接球后,是否先于攻方进入本垒用持球手套触及到对方身体为依据。故此争议球的焦点是先进还是先触”。听罢恍然大悟,原来是对规则理解有误。
    据了解,棒球比赛中有很多种“杀”法,除封杀、触杀,还有传杀、接杀、投杀、夹杀、双杀、三杀、选杀等等,各种杀法局面不一,条件不一,前提也不一。
    岂不说此球谁是谁非,《棒球竞赛规则》139页9·2A中规定:“裁判员根据判断所作出的任何判定,例如击出的球是界内还是界外球;投手投出的是好球还是坏球;跑垒员是安全还是出局等,都是最终的判定,任何比赛队员、教练员、领队均不对上述判定提出异议。”这一强调棒球裁判权威的硬性规定,让人觉得很不“公平”,但业内人士都知道,这是比赛顺利进行的保证。
    27日京、津之战中的“争议球”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启示:棒球比赛中“杀”声阵阵,而“杀”的学问却各有不同,一知半解,往往搞错。面对日趋火爆的棒球热,对规则的学习和理解,不光是裁判的事,也是运动员、教练员和广大球迷及媒体提高业务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必修课。
 
关于华奥星空 - 隐私保护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0105094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08号
本网站由华奥星空(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制作及技术支持
客服及报障电话:4008102008 客服及报障邮箱:operationcenter@sport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