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正式开打的2003中国棒球联赛,经过常规赛24轮,总决赛五场的激战,8月10日以北京猛虎夺得总冠军,天津雄狮、广东猎豹、上海金鹰分列二至四名而告结束。
首次采用四循环主客场制、首次有外援参战、首次有自己的主题歌伴奏——中国棒球联赛职业味道有几分?
比赛:悬念贯穿始终
去年总冠军天津队本赛季不但强化了自身的建设,同时又在“非典”前后分别从美国请来了四名外援,其实力大增有目共睹,常规赛24轮,该队几乎所向披靡,以18胜6负积36分的佳绩、同时以220支安打位居群雄之首。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天津队在常规赛中也有闪失,其中第四轮在上海队主场负于金鹰队,人们开始觉得这是个偶然,可第十轮到了天津的主场,上海队又第二次击败了天津队。原因何在,原来上海队中有一名投手黄方维,该选手与众不同的横摆偏下的怪异投球令天津队击手很难应对。
总决赛,正当多数球迷预计雄狮队必胜之时,猛虎上来就狠咬了雄狮两口,以2比0领先并逼天津队背水一战。此后发狂的雄狮奋力反扑,以第三场中的“黄金本垒打”和第四场的“拉拉队之战”还以颜色,连扳两场,战成2比2平。决胜的第五场,在天津队以两名美国外援投手把关,前6局一直以2比0领先的情况下,猛虎发威,突破“外援投手关”的则是位于第6、第7棒非强棒区的李斌和王伟。制胜的第十、第十一局,安打也出现在非强棒区的第5棒至第9棒之间。俗话说,象有象路,鼠有鼠道,一物降一物,外援投手虽然在投球速度及变化等方面普遍比中国投手强,然而一旦其规律被抓住了,也就不可怕了。
中国棒协秘书长申伟不无感叹地说,没想到在我们的棒球联赛中也能看到国际职棒大赛中也难得一见的高难度动作。令人眼睛发亮绝活之一是,许多即将成为安打的球,选手竟能演出飞身鱼跃或倒地接杀的好戏;精彩之二,有的选手在快速扑救必成安打的险球后,转瞬翻身传杀另一跑垒员,一次次地上演了双杀的好戏。北京队与天津队在总决赛的第一场比赛中还上演了一场双方防守率均为100%的“金汤大战”。整个赛季,共53场比赛,四队共击出814个安打,本垒打累计多达22个,名列第四的上海金鹰队安打也有173个。
此外,整个赛季悬念一直贯穿始终,常规赛虽然天津队一枝独秀,提前四轮已确立了第一的位置,但谁将沦为“倒霉蛋”降组?直到常规赛最后一轮广东队才以一场之胜将去年第三的上海队挤到了第四名;而总决赛更是一波三折,前四场双方战平,最后一场打到延长局第10局,比分还是3比3不见分晓,北京队最后以1分之优险胜,胜负仅在毫厘之间。
外援:让我们见识“职业”
有行家称,棒球比赛的进攻主要靠安打上垒。而抑制进攻的主要力量是投手,一个好投手担负着全队防守任务的70%。中国棒球水平与世界有差距,主要就是投手实力技不如人。所以这次联赛天津和广东引进的外援多是投手。
那么外援给联赛带来了什么?3月15日,今年联赛的首场比赛,天津队在与广东队的交战中派上美籍外援投手杰夫·哈里斯首发,在8局的比赛中只被对手击出2支安打,投杀5名击球员,未失1分。被评为联赛第一周的最佳投手。
3月23日,广东队的韩国投手李俊昊在历时近4个小时且始终风雨未停的情况下,完投9局以3比1战胜北京猛虎队。在9局中投了32人、投杀4人、被击4只安打、失1分。
其中,杰夫的有效球速均在135-140公里/小时之间,而且内曲、外曲、上升、下坠等变化球得心应手,节奏和投点的控制也非常好。
中国棒协的一位官员曾说:“外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在比赛中那种认真、负责和不怕输,不服输的职业精神。其中广东队的韩国投手李俊昊,平时完成训练任务总是跑在第一个。首战输给对手后竟难过得都哭了”。这位官员说,引进外援一方面是为了获得“硬件”———新的技术和打法,增加实力,增强对抗,但“软件”更重要,如先进的棒球意识,职业选手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等。
宣传:这是块“香饽饽”
联赛推出前的中国棒球,是一项很少有人问津的冷门项目,自去年联赛的试运转到今年的正式开打,中国的棒球突然变成香饽饽,据中国棒协的统计,参加本年度联赛报道的国内外媒体多达207家,其中境外的媒体就多达69个。整个赛季,各家媒体刊登、播发的有关中国棒球联赛的消息、评论、专题等等已多达数千条,其中还不包括网络媒体刊载的各种文章和信息。常规赛共48场比赛,中央及地方电视台就直播、转播了24场,总决赛则场场直播。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社长麦乐福先生还亲自率4名记者前往采访,此后不无感叹地说:“和在美国看棒球比赛一样。没想到有这么多人,这么热闹”。一位来自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记者在单独采访一位来看球的小女孩时问:“你最喜欢什么体育项目?”小女孩回答说:“棒球。”,再问:“为什么?”小女孩说:“为了中国棒球在2008年取得好成绩。”这位记者为之大吃一惊,称这位小女孩是“托”。
以往备受“冷落”的棒球界,如今大有“受宠若惊”之感。其中,在广州开赛的第一场比赛,打了15局共5个多小时,而电视台却未因赛事的延长而中断转播,此举着实让棒球人和观众感动了一把。
推广:种子已经撒下去
这次联赛的另一个亮点是赛间举办的青少年棒球训练营非常火爆。每个赛区、每轮比赛后都要举办训练营,旨在播种“棒球种子”,培育棒球市场。原定每期限报名100人,怎料每次均人满为患。天津赛区训练营,报名者多达150人,尽管球场接纳不下,但组织者还是想办法满足了小朋友们的要求。北京赛区,报名参训的来自四面八方,有本地的中小学生,还有驻京的外商职员的孩子,还有的则来自棒球开展并不活跃的省市,如山东、河南两地一气便来了几十个。
此外本次联赛还别开生面地推出大学生垫场赛,即每个赛区在正式比赛开始前,都要由当地大学生棒球队进行一场垫场赛。别小看了这个垫场赛,它可是中国棒球协会与王朝体育公司在签订中国棒球联赛的协议中最重要的条款之一,因为这是球市兴衰的关键所在。
莘莘学子祖国未来的脊梁,也是引领时尚运动的风向标。大学生喜爱和热衷的,未来在社会上也会流行开来。翻开中国棒球的历史:100多年前棒球运动传入我国时,就是在教会学校、高等学府开展起来的。现在,高等院校能够利用这次中国棒球联赛的机会加入进来,对扩大棒球市场、使棒球运动作为一种文化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球迷:不再用组织了
以往,中国的棒球观众是要组织的,尤其是有电视转播时,为了烘托气氛和作为电视背景,观众都是通过“八抬大轿”请来的,如不这样,像亚运会棒球赛这一级别的比赛,看台上也都会冷冷清清。而这次联赛则不一样,即便是不组织,自发而来的观众每场也有近千人,而且来的人都是懂棒球和热爱棒球的。清华大学有位刚毕业留校的女硕士,名叫李梅君,对棒球的爱好已到了痴迷的程度,凡是京、津进行的比赛,她是每场必到,而对每一个球员的名字、年龄、身高、技术特点都能倒背如流,自己虽然不会打棒球,但能看懂复杂的棒球记录表,她不但和球员混得很熟,跟裁判员也很“哥们”,常规赛中北京队输给广东队后,她竟然率领近10名清华学生前往北京大兴芦城棒球训练基地慰问北京棒球队,并与棒球队的小伙子们一起座谈,如何走出困境。北京队最后夺得了总冠军,这功劳是否也应该有她和她的学生们一份?
在商业圈里,人们最耳熟、最经典的莫不过于“顾客是上帝”这句至理名言了。在中国棒球联赛逐步向职业化、商业化过渡的初始阶段的今天,球迷也是上帝,因为只有拥有众多的球迷,才能形成球市,只有有了球市,中国棒球才能拥有销售窗口和受众,才能最终实现职业化和商业化。联赛初期就拥有了这些个痴迷者,相信来年还会更盛。
张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