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田径和棒球界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兴奋剂的重灾区,去年职棒总裁塞利格终下决心,委托米切尔对自家存在的使用兴奋计量现象展开独立调查。米切尔在总结“兴奋剂毒瘤”产生的原因时说,过去20年参与棒球运动的所有人,包裹总裁、俱乐部官员、球员工会和运动员都该为此负起责任。
在兴奋剂刚浮现时,大家都没对该“毒瘤”给予重视,更没有尽早把它给一刀摘除,结果造成了目前的泛滥之势。
7名赛季最佳球员、31位全明星球员,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一夜沦陷。在长达409页的调查报告中,MLB联盟30支球队无一幸免,其中不乏常穿梭于镁光灯前的大牌明星。
“我可不想利尿剂出现在我儿子收集的球星卡里”,一位美国母亲显然很无奈。作为世界体育精英们梦寐以求的目的地--美国,现今则越来越被虚假、药物等等丑闻充斥得乌烟瘴气。早些时候,女飞人琼斯涉足兴奋剂被吊销奖牌,NBA惊现黑哨……而如今,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MLB的药罐子军团无非给这块受世人瞩目的圣地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
就拿田径来说,大多数现今的世界纪录均产生于“服用兴奋剂黄金期”,这个“黄金期”是指运动员服用了兴奋剂却未被发现的时期。可以说如今的田径界有最棒的教练,最科学的训练,最丰富的营养,最先进的设备,然而为什么在这种条件下仍没人能冲击那流芳百世的世界纪录?最具说服力的解释是,这与兴奋剂有关。
恶性竞争,恶性循环。越是有激烈对抗的赛事,越是能闻到那股淡淡的药味。当运动偏离其原始的初衷,那奔跑于赛场上的运动员就无异于被施了嗜血咒的野兽,哪怕一座座金杯揽入怀中,那也无非都是不劳而获的成果。
作为商业化日趋完善的联盟,弄虚作假终将受到“顾客”的唾弃。绣花枕头里实则裹着一包草,如此狂野而又非人的表演总有一天会使得那些期待成为明日之星的人们审美疲劳,甚至失误入歧途。试问,如此漏洞百出的竞技体育,溃败又怎会不成为必然呢。(Dan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