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9·11噩梦后,美国人都变得惶恐紧张,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在全美陷入惴惴不安的时候,美国职业体育的象征———纽约扬基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这支永不服输的棒球队成为了纽约市的新象征。
2004年9月15日22时,HBO电视网将向全美首播纪录片:《废墟上的9局比赛》,珍贵的球员访谈、一手的图片资料、详实的情景再现,这部影片将是那个悲惨故事最生动、最真情的注脚。
三年前,9·11事件让世界停止了呼吸:在恐怖分子的挟持下,三架飞机分别撞上了纽约曼哈顿的世界贸易大厦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随后的日子里,人们试图让生活恢复到常态,每个人都选择了乐观地朝前看。
同样是在三年前,纽约扬基给纽约人带来了微笑。HBO电视网推出的纪录片《废墟上的9局比赛》就详尽地描述了棒球是如何为美国人、尤其是纽约人重新点燃了希望,在噩梦般的9·11之后,正是大力挥棒让人们走出了沮丧和颓废,找回了自尊和信心。
突然之间,扬基成为所有人的球队
在9·11后,美国人开始把世贸遗址称呼“废墟(GROUNDZE-RO)”,而《废墟上的9局比赛》当然是指那年秋天,扬基和棒球是如何慢慢治愈美国人的伤口。所有的画面都是忙碌紧张的:两支职业棒球队———扬基和大都会———的球员们自发地去消防局、警察局和遇难者家中进行慰问……在肃穆的谢尔球场(大都会的主场),41000位球迷迎来了纽约遇袭后的第一场职业体育比赛,大都会和亚特兰大勇士的队员们在赛前为遇难者默哀……扬基和亚历桑那响尾蛇在那年秋天联手奉献了精彩绝伦的世界系列大赛,突然之间,扬基成为了所有美国人的球队。
《废墟上的9局比赛》不仅描绘了职业选手在9·11之后的比赛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它讲述了在那个时候,他们不仅仅是在为国家悲痛,他们做得更多,他们努力鼓舞球迷的士气,而球迷们也骤然发现,自己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需要棒球比赛所带来的振奋和积极向上。
“棒球让我们慢慢走出9·11的阴影,”贝莱尔·斯克拉轻轻地说,很不幸,她的父亲维克特就在那架撞向世贸大厦的客机上。为了帮助贝莱尔减轻悲伤,扬基游击手德里克·基特亲自邀请她到球场来欣赏扬基的比赛。赛前,基特走到贝莱尔身边,轻轻拥抱她,轻轻告诉她,生活依然很美好。在这部长达60分钟的纪录片中,贝莱尔只是众多讲述自己故事的主角之一,人们的注意力从世贸大厦的轰塌中转移,他们开始津津有味地谈论扬基和响尾蛇的世界系列赛。三年后,人们依然在废墟广场哀悼,在五角大楼前抹泪,但在那一刻,棒球真的让所有人得到了救赎。
扬基,纽约,让体育帮助人们逃离现实
影片中,一位垂泪的女儿讲述了自己、父亲与扬基的故事。父亲是位狂热的扬基迷,他也是一位消防员。他想尽办法弄到了9月10日扬基主场与死敌波士顿红袜比赛的球票。不过,因为第二天一大早就得出席消防局的一个会议,父亲遗憾地把球票送给女儿。那天晚上,扬基与红袜的比赛因下雨而取消,女儿再也没有机会用到那张球票———那张球票也成为父亲留给女儿的最后一份礼物,父亲是在废墟广场因公殉职的343位消防员之一。
扬基主帅乔·特雷、前纽约市长鲁迪·朱利安尼、美国总统布什都在纪录片中讲述了自己当时的感受,他们最初是多么震惊,而比赛又如何成为了他们的庇护所。朱利安尼是9·11发生时的纽约市长,他说在那个时候,唯一能将他的思绪从9·11上拉远的是“棒球和我儿子的校际比赛”。
实际上,体育和娱乐总是扮演着帮助人们逃离现实的角色。在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曾一再坚持让美国本土的棒球联赛继续进行。歌星裘迪·加兰在电视上深情演唱“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也吸引了数千万美国人,人们强迫自己遗忘掉肯尼迪总统的意外遇刺,陶醉在裘迪的歌声中。38年后,在2001年的世界系列大赛中,裘迪的女儿利莎·明内利在纽约扬基体育场高唱了一曲“纽约,纽约”,似乎为纽约扫掉了阴翳。
“坦率地说,是棒球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依然没有放弃这项最美国的运动,”朱利安尼说自己深深地感谢棒球,感谢扬基,“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剂强心针,他们愿意把目光从废墟上移开,投向美好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