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棒球协会器材准入暂行管理办法
(经2019年11月28日理事会通过)
第一条 中国棒球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对协会主办及认证的比赛及活动(以下简称比赛)实行器材准入管理。
第二条 协会对比赛中使用的器材进行认证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管理,凡在目录中的器材均为当年度已通过协会认证,可在比赛中使用的器材。
第三条 目录按产品类别进行管理,进入目录的产品类别按型号进行许可,未列入产品类别型号的器材,不得在比赛中使用;未进入目录的产品类别不受本办法限制。
进入目录内的器材分为职业级、专业级和业余级三个等级。职业级对应职业赛事,专业级对应全国专业比赛,业余级对应普及性比赛。每个进入目录的器材均需要标注使用的类别范围。
协会比赛如无特别规定,职业级器材可以在专业级及业余级比赛中使用,专业级可以在业余级中使用,反之不允许。器材跨级使用的选择权属于比赛主办单位。
第四条 协会对目录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对目录内的产品种类及型号进行调整。
第五条 目录将在协会官方网络平台上定期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第六条 所有目录器材应基于已有的标准认证。世界棒垒球联合会(WBSC)、亚洲棒球联合会(BFA)等协会认可的国际组织规范以及国家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均为本协会认证参照标准。
第七条 申请进入目录的器材,需经协会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检测通过后,向协会提出进入目录申请,审核通过后,按产品型号交纳年度许可费,以年度批次的方式进入目录。
第八条 已获得世界棒垒球联合会、亚洲棒球联合会等协会认可的国际组织认证的产品,无须通过协会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检测,以相关国际组织的认证证明向协会提出申请,交纳年度许可费后,以年度批次的方式进入目录。
第九条 协会每年12月20日前公布下一年度目录,每年6月30日前可对当年度目录进行调整。
第十条 协会举办的其他赛事(承办及协办等)参照本办法实施。
第十一条 协会比赛的承办方及协会认证赛事的主办方,有责任检查目录内产品的使用,使用未进目录产品的比赛,协会不承认当次比赛成绩,并视情节取消比赛承接机构,协会比赛的承办或认证资格1-5年,情节特别严重,可列入协会黑名单,无限期终止其资格。
第十二条 任何以不诚信的方式获取目录资格的,一经查实,将取消其目录资格,并处以1-3年禁止该法人主体关联器材进入目录资格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将永久终止其进入目录的资格。
第十三条 器材的第三方检测费应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协会应给予价格指导;进入目录器材的年度许可费为1000元/型号,协会秘书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报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通过,并进行网上公示后执行。
第十四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协会,自协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通过后,由协会秘书处根据相关标准和适用情况决定具体实施时间,但必须在正式实施时,提前三个月在协会官网上公示。
中国棒球协会器材准入暂行管理办法PDF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