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陈明高的裁判人生:用热爱和奉献书写传奇
2024-10-10 14:30 中国棒球协会
在五一小长假前夕,2024年中国棒球联赛威海站的比赛盛大开赛。这是全国棒球迷翘首以盼的盛事。随着网络直播的普及,棒球运动的热度不断攀升。特别是高科技视频回放技术的应用,让裁判员的判罚成为球迷们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裁判员这个特殊的群体,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提起中国的棒球裁判员,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中国棒球裁判界的“大伽””——陈明高老师。
成就斐然的裁判生涯
陈明高老师的裁判生涯堪称传奇:他是中国首位受邀参加世界棒球经典赛(WBC)的裁判员、首届世界大学生棒球锦标赛(意大利)的裁判员;也是唯一在亚运会棒球决赛(广岛亚运棒球决赛日本对韩国)担任司球裁判员的中国裁判员。这些成就中的任何一项都足以让他自豪,更何况他还在成人级别棒球赛中担任过近3000场比赛的裁判,并且在60岁高龄仍然活跃在中国棒球联赛的赛场上。
棒球缘分,从艰苦年代开始
陈明高老师1953年出生于成都市中心(现今的网红打卡地——春熙路)。童年生活无忧无虑,但初中毕业后,随父母前往偏远的攀枝花市支援三线建设。
他被安排在当地的酿酒厂做工人,每天的高强度体力劳动让这个青少年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立志改变命运,通过加入酿酒厂的篮球队进行脱产训练,最终凭借出色的体能和毅力进入篮球队。然而,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天津体院的刘刚老师在选拔棒球运动员时发现了他的天赋,从此陈明高与棒球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他从1975年到1979年在四川省集训队担任运动员,随后在1979年至1983年间成为四川省棒球专业队的运动员。成为专业运动员后,他如愿回到成都,与青梅竹马的女友成家立业,实现了改变命运的心愿。
全身心投入裁判工作
1983年,陈明高老师从省队退役,转任教练。在四川省体委的安排下,他开始了专职棒球裁判的生涯。从1983年至2013年的三十年间,他不断提升自己的裁判水平,在多个重大赛事中担任重要职务。
在1983年参加完全运会棒球比赛后,陈明高老师从省队退役并留任教练。一个偶然的机会,四川省负责棒球运动的向杰栋主任找到他说:“我们省有棒球专业队,就需要专职的裁判员,组织希望你担当起这项工作。”陈明高老师就此开启了专职棒球裁判的生涯。四川省体委郭焱主任要求各个项目都要发展专职裁判,并且要求四川省裁判员一定要在本项目成为有话语权的裁判,要努力担任裁委会副主任 主任、裁判长职务。有了领导指引方向和提供保障的加持,陈老师全身心投入裁判工作。从1983年至2013年,三十年的时间,他以四川省专职棒球裁判的工作绩效考核为标准,在四川省棒垒曲运动管理中心的从棒球专职裁判到训练科长、中心副主任,直至四川省航空运动学校副校长。这些岗位的调整与他在专职裁判生涯中取得的成绩直接相关。
“全身心投入裁判工作”是一句平铺直叙的表述,但在陈老师的专职裁判生涯里,这句话代表了他为了参加全国棒球裁判工作,长年离家在外,无法担负起照顾家人的责任。甚至在夫人生孩子而出现大出血病危时,他仍然在参加全国比赛的裁判工作中。每次讲到这些,陈老师都一再说这是对家人最大的亏欠,并告诫年轻裁判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家庭放在首位。
国际赛场的突破
1986年,陈老师首次随中国棒球队访问日本(大阪),并与本田公司等企业球队巡回交流比赛。这次出访日本让陈老师见识到了棒球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战术、场地、器材,同时也感受到八十年代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的幸福感。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在各个领域开展密切交流的大好时期。
在访谈中,陈老师一再讲述各种愉快而美好的经历。首先是在日本交流期间,当时日本的裁判长非常真诚地传授棒球裁判的技术,并竭尽所能给予来自中国的陈老师安排临场执裁任务。无论是在比赛间隙还是赛后,都悉心指导,提供建议。这让陈老师深感裁判工作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虽然意识到自己的裁判技能与棒球发达国家的裁判存在着落差,但骨子里不服输的精神告诉他,自己努力一定可以赶得上人家。
他的努力与勤奋不仅赢得了日本同行的尊敬,也赢得了运动队的尊敬。当时一位日本著名棒球队主教练(田中悠原,下图左一)在看到陈老师比赛时使用的护具还是少年级别比赛的护具,就自费为他购置了一整套日本职业棒球裁判使用的顶级“美津浓”裁判护具,馈赠给陈老师。他这样做不仅仅是表达中日棒球领域的“亲善”,更是因为作为一个运动队的主教练,被来自中国的这名裁判员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和勤恳踏实、不惜体力的认真工作态度所折服。
这套护具从1986年开始跟随陈老师近三十年,参加了不计其数的大赛,成为他最心爱的“铠甲”。虽然在裁判生涯中也有机会得到过配发的其他护具,但他始终穿戴这套护具,即使在后来做了中国棒球协会的裁判长,每次去赛区工作他都会背上这套护具。当他在六十岁后从现役裁判的岗位上退下来时,他想好了将这套护具也随自己一起退役,好好保存起来。然而,当听到一名年轻的裁判员苦于没有合适的护具的发愁时,他左思右想,最终决定将自己视为珍宝的护具赠予年轻裁判,因为他想到了当时馈赠给他护具的那位总教练,这是一种棒球情怀的传承。
这次日本之行中,陈老师有幸结识了很多在日本以及在亚洲德高望重的裁判前辈。他们凭借自己的出众裁判工作成就赢得了棒球人的尊敬,并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了荣誉。陈老师也是在那时下定决心一定要赶上并超过这些前辈,在裁判领域为国家争得荣誉。
陈老师的棒球生涯中,感到骄傲的事情之一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有机会结识亚洲棒球的偶像级超级巨星:王贞治和长岛茂雄。
对每一次判罚都高度负责,绝不轻易放过自己的错误
在与陈明高老师的访谈中,笔者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您是不是有什么诀窍能够让您判球比别的裁判准?”他总是笑一笑说:“哪里有诀窍,就是对每一个投球每个局面都瞪大眼晴,屏住呼吸认真对待地看到底,要对每一球都带着‘敬畏之心去判罚。”
再就是在裁判工作上决不能轻易原谅自己。在比赛场上漏判、错判、误判是难免的,但是一定不能轻易原谅自己。必须要搞清楚自己错在哪个环节,自己搞不明白就去请教临场监督的裁判长、同场执裁的同伴、值班裁判,甚至是比赛的教练员运动员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他们都会是诚意帮助自己的。笔者是从2003年参加全国裁判员培训班时开始结识陈老师,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于棒球规则的尊重。
虽然身为裁判长,当出现一些极少发生的局面时,从来没有听到过他说“我觉得应该这样判罚”,而是要求大家停下来,查找规则,必须要有依据,并且要至少几个人商讨确认后才做出“依照规则某一条款做出判罚”。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裁判员必须依照规则行事,严肃.认真.公正.准确.否则就不要做裁判工作。”他始终如一严格要求自己,不怕吃苦,敢于担当艰难比赛的司球裁判工作。他总是说最喜欢做司球裁判的工作,只要站在司球裁判的位置上就不由自主地兴奋。
笔者在棒球圈里也有近三十年的经历,接触过70后、80后、90后以及00后不同年代出类拔萃的棒球选手,他们在谈到司球裁判时,都会说:“陈老师判球确实很准,投手和击球员看到他司球就很放心。”我想这些不同年代球员统一的看法是真正让人信服的。陈老师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是中国裁判员里名副其实的“老大”。从第六届至第十四届全运会担任裁判员、副裁判长、裁判长工作。中国棒球联赛裁判长兼裁判员,并担任90%以上冠亚军决赛司球裁判任务。全国锦标赛、全国青运会、全国冠军赛、第一届青年学生运动会,全国大学生(海峡两岸)学生赛总决赛裁判长工作。2013年至2024年5月任中国棒球裁判委员会主任。
在国际赛场上,以裁判身份为国争光
陈老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作为中国顶尖的棒球裁判,受邀参加许多国际大型棒球赛事的执裁工作。例如参加首届世界棒球经典赛(日本)、首届世界大学生棒球锦标赛(意大利)、七届亚运会棒球赛(日本、韩国、多哈、印度尼西亚、北京、广州、杭州)、七届亚洲棒球锦标赛(日本、韩国、台湾、澳大利亚、菲律宾)、三届棒球亚洲杯(日本、韩国、台湾)、两届亚洲职棒大赛(日本)、会长杯(韩国)。他是中国目前唯一参加了亚洲棒球顶级赛事“大满贯”的裁判。
陈老师凭借自己精湛准确的裁判技能赢得了如此多的顶级赛事执裁经历。即便是在他从现役裁判退役后,当中国裁判员去到日本、韩国、台湾参加比赛时,当地有声望的裁判前辈都会跟我们的裁判讲:“我曾经跟你们的陈明高裁判一起执裁过!”或者一边口中念着“Chen Ming Gao”一边竖起大拇指。陈老师说在刚开始参加国际大赛的时候,各国各地区的裁判员的意识形态与我国不大一样,难免会被孤立,甚至有些地区的裁判员自恃高傲,多多少少会有轻看中国裁判的态度。陈老师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赛场上通过自己精湛准确的判罚,为中国裁判赢得尊重。
在所有的国际赛中,他都恪尽职守地完成了执裁任务,展现出自己的裁判技能水平与亚洲顶尖棒球运动水准是匹配的。他凭借自己过硬的执裁能力,逐渐进入到亚棒联裁判长的视野中。在1994年日本广岛亚运会棒球决赛中,日本对韩国。依照以往的惯例,决赛的司球裁判通常是由日本、韩国、台湾裁判担任。出于回避原则,自然应由台湾裁判担任司球工作。然而,当时的裁判长力排众议,果断决定由来自中国的陈明高担任司球任务。听闻这一安排后,陈明高也是感到了压力,但他把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调整好心态,直面挑战。最终圆满地完成了这场决赛的司球任务。当时主办方安排了现场观众给裁判临场表现打分的环节。结果赛后统计,观众给予最高得分的就是来自中国的陈明高裁判。这场比赛也成为了至今为止唯一中国裁判员在世界棒球强国决赛中担任司球任务的比赛。自此之后,陈明高在亚洲棒球裁判圈打出了名号,为中国棒球裁判赢得了尊重。
老骥伏枥,为棒球裁判人才的培养鞠躬尽瘁
作为裁委会主任,陈老师任职之初就制定了裁判员队伍建设的“金字塔”结构战略目标,实行裁判员队伍的理论技术和实践能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取“人尽其才”的做法,一方面大胆启用理论知识和外语能力突出的裁判员开展棒球规则修订,裁判方法技术研讨工作,保证我国的棒球理论水平与世界棒球发展接轨;另一方面,选取专业队退役的优秀运动员和长期从事裁判工作的裁判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掐尖”优选培养,将重要关键的比赛任务交由这批裁判担当,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历练,场上执裁的稳定性和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经过两届全运周期裁判队伍梯队建设,我国的棒球裁判员已经具备了临场执裁与理论技术双重能力,与国内国际大赛接轨的水平。陈老师采纳国际视野,助推裁判员培训与国际棒球组织接轨,邀请国际棒垒球联合会裁判长来华开设培训班,传授世界上先进的裁判规则解释和临场裁判方法。在2018年以及2024年,由中棒协与国际棒垒球联合会和亚洲棒球联合会共同举办了规模最大的棒球裁判员培训活动。中国的裁判员从中学习并领悟了新的执裁理念,并将其学以致用。自2015年至2024年,共计有四十几名年轻裁判员晋升为国家级。均衡发展全国各地裁判资源,裁委会派出国家级讲师及裁判员为各提请单位提供业务培训和临场执裁支援,有效地缓解了各省市地区重大比赛的裁判员压力。在壮大了当地的裁判队伍的同时,也发掘了相当数量的优秀苗子充实中棒协裁判队伍中,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裁判梯队人才建设的另一喜人发展是中国的棒球裁判员正在向国际赛场迈进。中棒协裁判员参与了国际棒垒球联合会举办的棒球世界杯、亚运会棒球赛、亚洲U系列棒球赛、亚洲女子棒球赛、利特利总决赛等国际上有影响的比赛,并都圆满完成了任务,为中国裁判赢得了好评。更重要的是,这批裁判员被遴选执裁国际赛事不再是“昙花一现”,优秀的裁判员连续地被委派国际赛事。
尾声
陈明高老师最热爱的事情就是棒球裁判工作。虽然他已经七十一岁高龄,但仍然保持着勤于锻炼的好习惯,每天坚持跑步.快走步煅练不少于一万米。在担任各种大赛的裁判长期间,他每天监督场上裁判员的表现,并在赛后逐一给出点评。他对裁判员在场上的错判和漏判,从不留情面地批评,但总是秉持“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希望裁判员们不断进步。
在很多同龄人享受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生活时,“陈老师”依然活跃在棒球赛场上。他的无私奉献和执着精神,激励着年轻一代裁判在棒球裁判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陈明高老师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中国棒球裁判事业发展的缩影。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他的每一份努力、每一次执裁,都在为中国棒球裁判的未来铺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裁判不断进步,不断挑战自我。
陈明高老师,这位中国棒球裁判界的“大伽”,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奉献和热爱。他不仅是一个卓越的裁判,更是一个导师,一个榜样。他的故事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棒球裁判事业中去,为中国的棒球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笔者写于2024年中国棒球联赛(威海)站